EPF成了巫统私人“饼干罐”系列报道

EPF成了巫统私人“饼干罐”系列报道第一篇:

会计学有所谓的cookie jar accounting “饼干罐会计”策略这样的一个词,它是公司企业的一种作帐方式:在营运良好的年度,储备部分资金以降低盈余,但在营运不佳的年度则运用这笔资金来提高盈余,给人以该公司年年获利、财物平稳的印象。

有评论就这样形容,我们打工仔是EPF公积金局背后的股东,然而这些年来巫统却把EPF当着是它的 “私人饼干罐”private cookie jar。不过,不是国库有多钱就拨一点过去,而是从这个饼干罐里偷钱。

从那个夸浮,好大喜功,一大堆朋党发到不清不楚的马哈迪年代开始,巫统就一直打着EPF的主意。。。政府没有钱推动发展计划,找EPF;朋党公司有难,找EPF。。。总而言之要用到多多钱,不担保赚钱的就是公积金局!

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储蓄基金,EPF已经存放着1千2百万名大马人的毕生储蓄,总额超过4千4百零5亿2千万令吉。

但是这些数额庞大的存款,截至2011年,由巫统主导的中央政府已经透过各种巨额借贷和投资的名堂,动用了EPF里头60%的存款。

而截至2010年12月,单单巫统政府本身,就拖欠了EPF两千四百亿令吉。

这点不禁让人联想到,为什么政府强硬要求雇主把原有的12%缴纳率,提升到13%。这是不是为了填补EPF的财库黑洞呢?至今没有政府领导层对广大的打工仔做出解释。

由国阵领导的中央政府,自1997年金融风暴以来,已经连续15年入不敷出,处于财政赤字的状况。试问一个没有良好管理经济能力的政府,把打工仔的钱豪洒在巫统朋党投资的mega project,让朋党公司受惠的政府,如何能够确保打工仔的EPF退休金,能够完完整整的原银奉还呢?